詳細描述
如果慢性腎病進入終末期,透析就會是一件像吃飯一樣必須要做的事情。但因為不了解,許多朋友會害怕、逃避。已經透析了近十年的何阿姨,在這里分享她透析路上的故事,能夠鼓勵腎友們勇敢地面對疾病、科學治療。
2009 年,何阿姨查出了慢性腎小球腎炎,也有積極地去調整生活方式、用藥,但病情最終還是進展到了尿毒癥階段,2010年的一次腎功檢查顯示,王阿姨的血肌酐數已經到達 730 μmol/L,醫生告知,要透析了。
按照慢性腎臟病治療指南規定:慢性腎臟病進入終末期,就建議開始透析治療。按照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標準,慢性腎病患者的血肌酐大于 700 μmol/L 時,就該考慮透析了。何阿姨說,其實那時候,已經有了心理準備。但得知真的要開始透析時,說不害怕是騙人的,第一反應,還是想逃避。那時候是在南寧,我就問醫生:“大夫,能不能先不做透析?還是用藥維持著,控制血壓、控制好電解質水平,行不行?”醫生的回答還是要血透,他很耐心地跟我解釋了透析的意義,并且描述了大致的過程。那時候家里人也給了我很多鼓勵,支持我度過了心理障礙的那段時期。
何阿姨說:做過一次之后,就發現,其實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。大概 4 個小時,睡一覺就過去了,我平時心臟功能也不錯的,過程中也沒有覺得心慌或者惡心、嘔吐。
快十年了,活著,挺好,說說我的經歷,希望能讓看到的病友以及病友的家屬們多一點信心。尿毒癥不算是絕癥,如果能夠妥善地治療,是可以生活很久的。
何阿姨家住橫縣石塘鎮,以前前往南寧做透析著實不方便,目前,為了方便起居,現定期來橫縣茉莉醫院血液透析室開展血透。
橫縣茉莉醫院腎內科主任許必武解釋:就像何阿姨分享的,只要規律透析、保證相關指標達標,除了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,其他方面是與常人無異的。透析本身也并不會縮短患者壽命,臨床上,透析齡大于 20 年的患者也不少見,且隨著技術的提高,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越來越好。

